此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在便利店增长率、饱和度、24小时比例和政策支持力度4个指数的综合评分上,深圳位列第一,其中深圳每325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
合作新阶段随着中国政府与南美产油国家石油还贷款协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产油国的合作范围也日渐扩大此外,对于今年刚满两周岁私募债,却因信用风险大、利差补偿不足,发行愈加艰难。
问题在于,华通路桥的老板被抓了,这公司的资产可能会被冻结一段时间。政府施救成最后一根稻草时隔八年,短融市场再度敲响信用警钟。截至目前,今年已共计有3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出现信用风险,包括4月份的13中森债和12华特斯和周二刚刚爆出兑付危机的12金泰债。若政府施救这最后一根稻草落空,华通路桥将不可避免陷入违约。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这一领域仍将出现零星信用事件。
从当前的债市来看,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以及转型升级需要淘汰的产能,如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民企产业债则是违约风险爆发的重灾区。民企债风险积聚随着集中偿付期到来,中国版垃圾债也成了近期信用风险爆发的重灾区。王琛表示,虽然夜盘推出首日恰逢美国独立日,美盘相关品种未开市,但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及现货供需形势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直接影响,加之大连棕榈油期货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期货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未来棕榈油期货夜盘交易能够及时传导和吸收国际市场信息,从而有效帮助投资者规避价格隔夜跳空风险,有助于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
同时,棕榈油和焦炭自上市以来运行平稳,备受投资者青睐,这两个品种市场规模及与相关品种的关联性在大商所各品种中均处中间水平,在夜盘推出之初,选择这两个品种率先上市有助于检验市场各环节,确保大商所夜盘的稳妥起步和稳健运行。交易期间,风控人员一直严密监测客户资金和持仓情况,防控客户交易风险。至夜盘小节结束时,棕榈油增仓12500手至70.64万手。至夜盘小节结束时,焦炭增仓8286手至39.38万手。
7月2日美盘豆油大幅下跌,隔日棕榈油开盘即下跌200点,部分投资者承受了较大风险,大商所夜盘上市后,交易时段覆盖面扩大,投资者将能有效防控此类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但从增仓的情况看,应该是有资金进入。
整个夜盘阶段,棕榈油成交15.34万手,与上一交易日即7月4日成交相比,为其交易量的61.05%。整体来看,各类主体踊跃参与,夜盘品种交投活跃,合约价格理性波动,市场结构与日盘基本保持一致。大商所选择这一品种体现了其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的当前,主动、及早适应国际化的思路。而棕榈油品种的选择则体现了传统的夜盘品种选择思路,棕榈油与美盘豆油期货关联性很大,代表大商所与国际市场相关品种关联性较大的农产品序列,这一品种的上市将为缓解价格隔夜跳空风险起到突出的作用。
夜盘开盘之后,根据行情变化,风控人员对客户再次进行电话通知,并向部分不在再场的客户通报市场情况。第一笔成交发生在1409合约上,买方为国泰君安期货客户,卖方为英大期货客户。整个夜盘阶段,焦炭共成交15.8万手,是上一交易日7月4日成交量的40.20%。就上市品种来看,大商所先期推出的夜盘品种颇具深意,煤焦钢系列品种是大商所的特色品种,也是未来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中争取定价话语权的优势品种,炭期货上市以来以其较强的流动性和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备受关注,尤其在当前的国内经济新形势下,焦炭期货为现货企业管理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焦炭为该板块代表品种进行试水,对于未来市场开放后该系列品种争取国际定价权和促进国际化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焦炭的第一笔成交发生在1409合约上,买方为锦泰期货客户,卖方为银河期货客户由于业绩增速放缓,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常年在低位徘徊,并将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于跨界并购之上。
上周五,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了相应的审批流程,为这股并购热潮再添一把火。借并购市值暴涨在重组公告发布前,申科股份在A股市场的受关注度极为有限。
无独有偶,在公告并购重组事项后不久,浙富控股(行情, 问诊)、欣旺达(行情, 问诊)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都进行了减持套现交易。作为此次交易的对手方,海润影视将实现借壳上市,而公司近两年业绩的井喷式增长,则是引爆申科股份蹿升行情的导火索。日均成交量不足1800万元,远远低于汉钟精机(行情, 问诊)、海源机械(行情, 问诊)等同行业上市公司,这是申科股份交出的2013年量能成绩单。面对主营业务的停滞不前,申科股份的未来原本或将在亏损的泥潭中艰难度日,甚至可能会因为连续亏损而被A股除名。显然,在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在热点层出不穷的A股,上市公司始终对并购重组一往情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标签:上市公司|大智慧|管理办法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同一天,拟以9.36亿元收购美国油田公司的仁智油服(行情, 问诊),以及拟以5.06亿元收购汉恩互联的金刚玻璃(行情, 问诊),也都迎来了涨停二连板。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4年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已公告并购案例2470例,涉及金额约1.52万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并购总额。
在公告拟收购TMT企业汉恩互联后的第二天,公司第二大股东龙铂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每股9元的价格套现了6220.8万元。A股公司缘何钟爱并购重组?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这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
在券商和PE等机构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借助监管政策的放松,为实现业绩增长或者是摆脱退市阴霾,前赴后继地上演着一幕幕并购重组的悲喜剧。与申科股份一同跻身连续涨停行列的金刚玻璃,便深谙并购重组背后的资本运作之道。
同一天,拟以9.36亿元收购美国油田公司的仁智油服,以及拟以5.06亿元收购汉恩互联的金刚玻璃,也都迎来了涨停二连板。在热点层出不穷的A股,上市公司始终对并购重组一往情深。2011年至201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仅微增1.62%,净利润更连续三年负增长,由最初的盈利3917.82万元,锐减至亏损2854.09万元。收购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传统的机械设备生产销售,转变为时兴的影视剧制作发行。
Wind资讯统计显示, 2014年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已公告并购案例2470例,涉及金额约1.52万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并购总额。同期,上证指数微涨0.61%,深证成指则微跌0.18%。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已完成的1021例并购重组案例中,发起企业大多身处地产、能源、机械设备和化工等传统行业,面对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事实上,申科股份的并购重组,恰恰是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困境突围的一个缩影。
申科股份的强势飙升并非个案。更为糟糕的是,由于产品需求增长乏力,公司的经营业绩每况愈下。
目前上市公司热衷于通过并购重组进行市值管理,利用一二级市场联动进行资本运作。但一纸并购重组的公告,却使得公司在一夜之间麻雀变凤凰,成为资金哄抢的香饽饽。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源于申科股份日前的重组计划:拟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以25.22亿元的价格,收购海润影视100%的股权。上周三,申科股份迎来了涨停十连板,短短10余个交易日轻松实现了股价翻番。
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难以继续依赖内生性增长,唯有谋求外延式扩张,并购重组则是最立竿见影的扩张方式。在全年波澜壮阔的结构性行情中,公司作为中小板的一员,似乎已被资本市场所遗忘。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紫婷表示,多数上市公司在2014年倾向于选择生物医疗、TMT、清洁技术和互联网等二级市场概念较热的项目进行并购。2013年,海润影视的净利润高达1.31亿元,同比增长523.81%。
上周三,申科股份(行情, 问诊)迎来了涨停十连板,短短10余个交易日轻松实现了股价翻番。截至上周五收盘,申科股份报收于每股27.60元,而在年初停牌时,公司股价仅为每股9.29元